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10-03-01

何炳棣與美國學界的新清史

20:29 Posted by sharpy 2 comments
據說今年台大研究所入學考試出了一題關於何炳棣與美國學界的新清史研究。詳細情形如何我不清楚,不過有人在ptt上詢問,又說網路上不容易找到資訊。其實新清史在網路上有許多簡介,不過多年前的經典爭論,反倒少有討論了。可能是已經被視為該領域的基本常識,儘管很多初入門的學生並不清楚。我因此回覆了一篇文章如下。

這場爭論的源頭是三篇文章,按照時間排列分別是:

Ping-ti H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6, No. 2 (Feb., 1967), pp. 189-195.

Evelyn S. Rawski,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5, No. 4 (Nov., 1996), pp. 829-850.

Ping-ti Ho,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7, No. 1(Feb., 1998), pp. 123-155.

這三篇文章在jstor上都找的到,第三篇文章也有中譯文,刊載中國期刊上。

從這裡你大概可以看出來,這場爭論是Evelyn Rawski挑起的,當時她擔任美國亞洲研究協會(AAS)的會長,發表演講,就以何炳棣先生幾十年前的文章當引子。(附帶一題,何炳棣也當過AAS的會長)

Evelyn Rawski 的文章很長,但是根本觀點可分成兩個,一是重視滿文材料的重要性,二是反對清朝統治「漢化說」。這兩點其實也是一體兩面,核心論點就是認為清代是中國史上最成功的王朝,成功的意思是它管轄著廣大的地域,同時能有效地控制;而它之所以成功,用「漢化」並不足以解釋。相反地,必須注意清朝作為外來的少數統治者,如何關注並企圖維持自身的認同。這不只影響清朝對滿人的態度,同時決定他們對漢族居住地(所謂China proper)以外區域所採行的政策。而要瞭解這一點,只看漢文材料是不夠的。

Evelyn Rawski 在文章中,並以何炳棣為代表,宣稱「漢化」說是中國「民族主義者」的史觀。何炳棣當然對此大表不滿,寫了另一篇長文回應。這篇文章相當精彩,他一開始就說Evelyn Rawski 誤解了它原本文章的論旨,將原本對清朝統治的複雜解釋,簡化為二元對立的觀點。他且強調,滿文的材料儘管眾多,但沒有Evelyn Rawski 所宣稱的那麼重要。

何炳棣的文章最核心的,自然是要強調漢化的重要性。他甚至一路追索了「漢化」在整個前近代中國史的意義。事實上,他並不完全否認滿族統治者很看重自身認同的問題,也重視清朝多民族的特性,但他強調,漢化仍有其解釋力,而且應該被視為一個漫長的、複雜的過程。拋棄漢化,我們無法理解清朝成功的原因。他提出了很多證據,不只是對清朝對漢族的政策,也包括它對幾個邊疆的治理。

何炳棣最後甚至還強調,「漢化是中國民族主義產物」的說法,根本經不起檢驗,因為最早提出這種觀點的是日本人跟歐洲漢學家,不是中國人。從這一個小地方,你就可以想像這篇文章的反擊力道有多猛烈,火力有多細密。

平心而論,何炳棣的論旨確實比Evelyn Rawski 要全面。而且正如何炳棣所言,與其用簡單二分法否定過往研究,我們應該將問題複雜化,用更多更深入地研究去理解歷史。

新清史則是近十年左右在美國學界掀起的一波風潮。它與前者爭論當然有密切關係。新清史所關注的,比較接近Evelyn Rawski 的立場,也就是重視滿文的材料,以及關注清朝統治下的少數民族。

新清史在網路上比較容易找得到參考文章,如以下這一篇由Mark C. Elliott寫的〈滿文檔案與新清史〉。他是新清史的代表學者,講的會更清楚:

http://www.wangf.net/vbb2/showthread.php?threadid=23334

我稍微引用其中一段文字:

「……新清史的主要特點是,大家都認真地重估大清政統下的一些要素,而特別是著重這個政治秩序是與『清朝是一個中國的王朝,但同時亦是由滿洲人所建立、所統治』的事實相關連。新清史不贊成將清朝僅視為是又一個中國王朝,或者認為清朝與明朝相仿,僅是在表面上有一些改變。……新清史於此提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僅討論了滿洲統治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同時也與中
國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相關。而其兩個主要問題是:第一,在人數如此稀少的情況下,滿洲人如何對如此複雜的政體維持這麼久的統治?第二,清朝為滿洲人而非漢人統治這點,對中國、中國人民以及中國歷史敘述來說有什麼差異之處?這些基本問題都不是新的,甚至可說對每個清史學家來說都已是經典問題,但對『滿洲人是誰』的重新體認,正顯示重新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刻已到來。這些正是引導出『新清史』的基本課題。」

儘管我說新清史的取徑比較接近Evelyn Rawski ,但它最終的成果其實是豐富我們對清史的理解。就這一點而言,新清史其實並沒有反駁何炳棣的意見,而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畢竟不管是漢化還是滿族認同,在清朝統治上必然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臺灣學生不熟悉這一段爭論,其實很正常。即便在大學教育中,我們似乎都不太習慣去介紹史學研究的觀點之爭。我們好像還是習慣歷史只有一種真相,一個簡單的樸素的事實。但這對我們瞭解一個領域的基本問題和研究取徑,其實都非常重要。對研究生來講,瞭解爭論,我們會比較容易辨識研究對話的對象,從而找出定位和意義。

2 comments:

  1. 這篇文章勾起了我的回憶。
    我在香港大學讀書。大學本科時代的清史課(何冠彪任教)已有專題討論,研討這三篇文章的觀點。現在回想起來,何文的氣魄真是一時無兩。

    ReplyDelete
  2. 完全同意,我這次稍微重新翻了一下這幾篇文章,對何炳棣先生佩服至極。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