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13-09-28

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 (8)戰爭

16:06 Posted by Unknown , , 3 comments

1945年8月6日早上八點,一顆原子彈落在在日本廣島的中心。廣島市中心立刻成為一片灰燼,死亡人數估計超過了十萬人。隔了三天,8月9號早上十一點,另一顆原子彈,降落在日本南方的長崎。這棵原子彈,同樣造成了巨大的傷亡。當時,在距離爆炸地點六百公尺處,有五百多位學生正在長崎醫科大學的教室裡上課。其中超過了四百人,因為這顆原子彈,而當場喪命。

這兩顆原子彈,和數十萬無辜的生命,換來了日本的投降。8月15號,日本昭和天皇親自透過廣播,向全民宣布:戰爭結束了。

對大多數的歐洲國家而言,這場戰爭從1939年開始,延續了整整六年時間。但對於日本來說,這場戰爭更加地漫長。它從1931年9月18日,日本引爆中國東北鐵路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長崎醫科大學爆炸後的景象
當時有些日本軍人相信,東洋文明與西洋文明之間最終將有一場決戰。代表西洋文明出戰的將是美國;而能夠代表東洋文明的,則非日本莫屬。為了贏得這場最終的世界大戰,日本必須積極地增強軍事實力,同時擴充版圖。

1930年代的日本,已經併吞了琉球、台灣、和朝鮮。下一個目標,則指向了位於中國東北的滿州。

1931年9月,日本從朝鮮調派了軍隊,一路往滿州前進。這項軍事行動,立刻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切。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立的國際聯盟,特別為這件事舉行了投票,以13比1的懸殊差距,要求日本撤兵。

但日本並沒有理會這個決議。反而在隔一年,在上海發動了戰爭,同時又找來清朝最後一位皇帝──當時年僅二十六歲的溥儀──在東北成立了名為滿州國的傀儡政權。

這些舉動,再一次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注意。國際聯盟特別派出了代表,前往滿州地區調查。調查團回來後,在報告書中譴責日本用武力佔領了中國東北,違反國際聯盟和平的主張。但調查團並不認為日本需要將東北歸還給中國,反而建議將它交由幾個大國共同管理。對於這個建議,國際聯盟又一次在只有日本反對的情況下,表決通過。出席的日本代表,立刻起身,退席抗議。幾天之後,日本宣佈,正式退出國際聯盟。

幾個月後,德國也突然宣布退出國際聯盟。國際之間,瀰漫著山雨欲來的氣氛。果然,在幾年之後,日本和中國爆發了全面性的戰爭。緊接著,德國入侵了波蘭,歐洲的戰火,也從那一刻,開始被點燃。

瀧川幸辰
從那時開始,日本的社會氣氛也出現了巨大的轉變。1920年代的日本,原來是自由奔放,百家爭鳴的時代。但進入1930年代之後,整個思想界和知識圈,卻因為國家的壓制,逐漸消失了聲音。

最令人意外的事件,發生於1933年。當時兩位共產黨的領導人,突然發表聲明,宣告完全放棄自己原本的主張,轉向支持政府對外軍事擴張的政策。但這只不過是一連串骨牌效應的開始。連一向最激進,批判政府最大力的共產黨,都放棄了立場,其他的知識份子,當然也紛紛跟進,開始宣示自己對於國家政策的效忠。

少數不願意配合的人,則遭到了圍勦。當時一位京都帝國大學的法學院教授瀧川幸辰,就因為批判政府,而遭到國會議員的指責,他的作品也遭到查禁。當時日本的教育部長,更直接找上京都帝國大學的校長,要他開除瀧川幸辰的教授職務。京大校長回絕了政府的施壓,日本教育部於是直接下令,將瀧川幸辰解職。這個破壞言論自由與憲政體制的舉動,引起了京大法學院強烈反彈。法學院裡頭31名教授,全部辭職。而法學院的學生,也全數申請退學,以示抗議。包括東京帝國大學在內的許多學校,也陸續聲援。

但這些動作,都無法阻止日本進一步往軍國主義的方向邁進。在1937年,中國與日本全面開戰後,政府對於一般人民日常生活的控制,更是變本加厲。都市之內的娛樂設施,紛紛遭到取締。一般學生不能留長髮,而女性更不能燙髮。戒指被認為是奢侈品,也在禁止之列。每天的糧食,都由政府配給。而為了贏得國民的支持,當時的報紙之上,充滿著對於戰爭的宣傳與歌頌。有位作家保田與重郎就熱情洋溢地說:日本前所未有的偉大時代即將來臨!

不過,事情沒有文學家想像的順利。在中日大戰開打之後,日本雖然將戰線不斷推進,但進展的速度遠遠落後原本的預期,1941年,蘇聯和美國的參戰,更為戰事增加了許多變數。

戰爭拖的越長,不僅人心浮動,物資的消耗也越來越大。為了不讓後方經濟崩盤,日本開始加強動員各地的人力和物資,當時超過八十萬的朝鮮居民,被強制送到滿州等地,從事勞動。台灣的漢人與原住民,也都被徵招加入軍隊。

但這些手段,都只是凸顯了日本的戰況正在惡化。很多日本士兵被派到東南亞作戰,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他們死在島嶼,死在海灘,最終連遺體都無法運回故鄉。為了給士兵的家屬一個交代,軍隊只好將遺體的一根手指頭切下,當做最後的紀念。但隨著戰事越來越激烈,到了戰爭後期,甚至連這樣的替代方案都不可能進行。很多家屬最後收到的,是一個白木的盒子,裡頭裝著的只有海灘上的砂粒。

日軍所到之地,也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壞。1942年的3月,日軍屠殺了一個只有675人的小村落,其中有249人還尚未成年。新加坡的華僑,也因為抵抗日軍,而遭到機關槍掃射。但戰事最慘烈的地方,發生在日本南方的沖繩。在1945年,這座小島成為了日軍和美軍的決戰之地。雙方死傷慘重。 當時沖繩的人口,不過只有五十萬。而在這場戰爭中,就有超過十二萬人死亡。

這場戰役,幾乎宣告了日本戰線的全面潰敗。不久知道,日本政府做出決議,決定無條件投降。而當時出面接受投降書的,是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最高統率麥克阿瑟。他也是我們下一次的主題。

2013-09-27

教師節為什麼是九月二十八日?

22:46 Posted by Unknown , No comments
為什麼教師節是9月28日?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無聊。「因為9月28日是孔子誕辰,所以我們將這一天訂為教師節,紀念這位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至聖先師。」

不就是這樣嗎?

問題是,當教師節剛剛誕生的時候,它根本就跟孔老夫子毫無關係。

它甚至不在9月28日。


事情要從1930年的6月6日開始說起。當時有一群教師在南京舉行了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的教師節慶祝大會。不過,這個活動與其說是慶祝大會,倒不如說是一場社會運動,或是一場自救會。

對發起人而言,這一天其實沒什麼好慶祝的。因為當時的教師,不但收入微薄,學校甚至還常常欠發薪水。此外,當時政局動盪,老師們常常要面對「校長更換,黨派傾軋,社會排擠」等等狀況。

為了改善這個狀況,當天有三百多位中小學的教師集合在一起。他們推舉南京中央大學的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邰爽秋擔任主席,並發表一份宣言。宣言一開頭就說:

「近世社會運動,恆確定一永久紀念日,如勞動節,兒童節,婦女節等。皆所以聯合群眾,謀一部分人群生活地位之增進,直接有利於此一部分人群,而間接亦有利於全社會者也。蓋以社會中一般人必於成見,安於故常,對於一部分人群生活之痛苦,往往習焉而不知察,則非有普遍運動斷不足以轉移風氣,變更觀念,以收改進之效。」

接著又說:

「同人等深覺中國今日之教育人員,期所負責任之重,而社會責備至嚴;然其生活至不穩定,地位至不穩固,而復缺乏修養之機會,在在足以影響其事業,使不克盡其責任,此固教育人員之切身痛苦,抑亦全社會之重大損失也!」

最後他們為這個運動提出三個重點:

(一)改良教師之生活待遇;(二)保障教師之地位穩固;(三)增進教師之專業修養。

至於為什麼要訂在6月6號呢?其實沒有太特別的原因,只是比較好記,「便於號召」。另外,因為6月已經接近學期末,發起人認為這是個向政府提出建言的好時機,因為如果有改良的方案,可以趕在下一個學期實行。




這個六六教師節,在南京發起之後,很快得到其他地方的響應。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各地方都有了自己的慶祝大會──或者,抗議大會。

但是這個活動,等於是在批評當時政府的教育政策。聲勢越大,豈不越顯得政府主持的教育體系出了很大的問題?

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因此在1934年,推出一份「孔子誕辰紀念宣傳大綱」。相較於六六教師節那種強調保障生活待遇,充滿社會主義色彩的主張,這份大綱則高舉了民族主義和反共的大旗,它說:「我全國同胞,應從思想上撥亂反正,以為根絕赤匪之動力」,並且要力行新生活運動,「以整潔簡樸為規律,以禮義廉恥為鵠的。」如此,「則國難可紓,國恥可雪矣。」

不只如此,他們還擬定了14條標語。這是最後的五條:

(10)紀念孔子誕辰要決心雪恥救國!
(11)紀念孔子誕辰要勦滅赤匪抗禦外侮!
(12)紀念孔子誕辰要實行新生活運動!
(13)紀念孔子誕辰要恪遵   總理遺教!
(14)孔子精神不死!

這份宣傳大綱很快就得到了民間的回應──不是太正面的回應。有人就在一份《民鳴》雜誌上寫道:

「孔老夫子是幾千年前老朽的中國老學究,他教人的是什麼詩書禮樂射御書數的古董學問,所行所為的是什麼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腐臭事情,拿來教現在摩而登之的中國人,不但是冰碳不相容,實在是隔著了幾百個太陽系的距離,渺不相關。事實是如此了,中央黨部忽然決議要紀念孔老夫子,豈不是也有點不識時務嗎?」(〈教師節與孔子誕辰〉)

雖然如此,國民黨還是對於孔子推崇不已,以至在1939年,更明令將孔子誕辰定為教師節。通令裡頭說:「際此民族復興,期止至善,允宜恭藉誕辰,定為佳節,冀於兆民康樂之中,深寓景仰至聖之意。」

但當時的教師節仍然不是9月28日,而是8月27日──後來他們發現這是把農曆當成了陽曆。

不過這時候中日之間的戰爭已經越演越烈,誰還管得著孔子是那一天生呢?

直到1952年,中華民國撤退到台灣後,才有一群學者開始推算,9月28日似乎才應該是孔子的生日。為了恢復對於孔子的尊崇,那一年台灣政府也頒佈了「慶祝孔子誕辰及教師節辦法」,要各級行政及教育機關,藉著至聖先師的生日,樹立尊師重道的風氣。辦法中也規定:「舉行慶祝會時應講演孔子言行,尊師意義,闡揚固有道德,並揭發共匪在大陸摧殘倫理及文化之暴行。」(該法令已於1997年廢止)

但當時發起六六教師節的邰爽秋,後來對於自己的節日被搞掉,可是一點也不爽。他在1947年參加了「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反國民黨大遊行。1949年之後,也一直留在北京。

但49年之後的中國政府,既不打算恢復六六教師節,也不可能去紀念孔子。在共產主義的理念之下,教師也是勞動者,所以教師節就合併五一勞動節一起慶祝。到了1985年,有些人覺得老師還是跟勞動者不太一樣,因此決定把教師節改到9月10日,但跟孔子還是沒什麼關係。原因只是剛剛開學,學生可以開始學習尊師重道。

至於當初六六教師節的社會運動得到了多少成效?有人在報紙上哀嘆:

「教師節原訂的三個目標是:『改良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地位,與增進教師修養』,在我們號稱民族復興根據地的國度裡,已經一一達到了嗎?唉,我們今天與其說是紀念『教師節』,不如說是紀念『教師劫』。還較為切題些。」

教師節快樂!



2013-09-24

超越國家的歷史教育,可能嗎?

19:56 Posted by Unknown , 1 comment

如何面對殖民時代的歷史,對每個被殖民過的國家,都是個困難的問題。前陣子台灣有人希望將教科書中習用的「日治」一詞全部改回「日據」,讓這個爭議再次浮上檯面。

其實「日據」一詞,在1951才成為官方名詞,有著特殊政治環境與時代背景。這個過時詞彙,如今捲土重來,還得到政府的背書,不免讓人感覺幾分無奈。很多人看到學者間的爭論,可能只覺得:又來了。

其實,名詞之爭只不過是表面。要理解問題的癥結,就必須徹底地重新思考歷史教育的目的。

由國家推動的歷史教育,跟現代的歷史研究一樣,是從十九世紀才開始出現。歷史教育作為國家義務教育的一環,重點在培養愛國的國民。而培養愛國意識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編造光榮傳統; 二是強調傷痕,製造敵人。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也就是在這種觀念下,過去台灣的中學教科書,因此要宣稱中國文化淵遠流長,綿延不斷。還要標榜「愛好和平」,彷彿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數不清的內戰與外戰全然不存在。另一方面,一部中國近代史,則被寫成了列強侵略史,而且前有日本竊據台灣,後有中共竊據大陸。殖民時代,當然就是「日據」時代。



這樣的歷史教育,在二十世紀橫掃全球,卻未嘗帶來好的結果。如果光榮傳統的編造,很容易被戳破;邪惡敵人的形象,因為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卻常常會深植在教科書讀者的心中。(我到今天都還記得第一次讀到南京大屠殺時的憤慨。)這種教育出身的國民,誤以為自己國家總是受害者。結果,歷史教育只是強化了民族主義,加劇了衝突。

有些人喜歡拿美國的例子,為愛國教育辯護。但美國人對世界的無知是出了名的,許多美國人甚至以為非洲是一個國家,包括前副總統候選人裴林。這樣的教育豈是好榜樣?況且,美國是國際霸權,可以不管別人,台灣豈有本錢夜郎自大?

去年在香港引發強烈反彈的國民科教育,則暴露出愛國教育的另一個問題:掌權者時常以「愛國」之名,行鞏固政權之實。他們要別人愛的那個「國」,指的只是政府和政府裡的少數人。就像美國歷史學者Howard Zinn說的,政府總是喜歡欺騙民眾,掩蓋過去有權勢者所做過的不公不義,讓人們誤以為國家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號稱民主的美國尚且如此,在專制的國家就不用說了。

國際學界對於這種以民族國家中心的歷史學,早已有了無數批評,越來越多歷史學者,開始研究人與商品的流動,觀念的匯聚與傳播,還有疾病與災難的衝擊,凡此種種。這些課題往往超越國境,很難只從單一國家的角度充分理解。從十九世紀以來,或甚至更早以前,許多看似平行、獨立的現象,其實都反映出全球同步的變遷,只是過去我們太過重視國家的視角,因而習焉不察,視而不見。

從這種角度書寫的歷史,不再只是自我標榜,互相指責,而是突顯出人類不同社群在歷史上的緊密連結。而這正是這個時代,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最需要的知識教養。

二十一世紀的歷史教育,因此應該跳出國家的視角,更開闊地認識我們的鄰人。以台灣為例,當代台灣與日本、美國,關係如此密切,我們對這兩個國家的歷史卻出奇的無知。在「日據」角度下的日本史,只剩下一群邪惡的軍國主義者,從戰前到戰後日本知識分子對於憲法、戰爭、還有東亞文化等等議題,最深邃的反省與辯論,全都被略過不提。而美國歷史上對於民主與自由的執著追求,不可能為專政時代的教育體系所喜,當然也不會受到重視。

此外,戰後的台灣,與韓國、沖繩,還有越南、香港等地,都有著微妙的歷史共振。但這些片段同樣在過去歷史教科書中缺席了。黨國教育下的歷史教科書,創造出民族主義的神話,卻關起了看見世界的窗口。

應該是時候告別這種狹隘世界觀了。新的歷史教育應該以培養世界公民為目標,教導批判思考、普世價值,與人類社會共通的命運,喚回那些曾經被掩蓋被忽略的視野。然後我們會學著在別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與共通之處。我們可以理解,每個人都可以有多重的身分認同,這些認同可以根植於自己的職業、性別、階級,凡此種種,不一定非得擁抱國家。在這個前提下,殖民主義仍然可以、也必須譴責,但不是教導學生仇恨另一個國家,而是讓學生對所有掌權者知所警覺,對所有被壓迫者懂得同情。

這個目標聽起來並不簡單,但這不正是人文教育的目的──學習瞭解人性與社會的複雜性。


2013-09-21

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7):西裝

12:24 Posted by Unknown , , No comments



1923年9月1日上午十一點五十八分,一場大地震襲擊了東京地區。地震震央距離東京約八十公里處,震度則高達芮氏規模七點九。

地震在日本,原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是首都地區稠密的人口,讓1923年的這場地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難。都市內的建築大量倒塌,東京各處都陷入了火海。當時流行的木造建築物,讓火勢不斷的蔓延,就這樣延燒了兩天兩夜。東京最大的上野公園內,則湧進了五十萬人避難。

在這場災難中,有超過十二萬戶的房屋全毀,四萬多人下落不明,死亡人數估計更超過了九萬人。

人們發現,在死亡的人群中,有許多是穿著和服的婦女。和服的設計,讓她們因為行動不便,在地震時來不及逃生,因而被困在火海之中,就這樣被活活地燒死。

地震後的景象

大地震對東京地區造成了史無前例的破壞。但日本政府拒絕遷都,他們決定留在東京,投入近三十億元的經費,展開大規模的復興計畫。計畫的負責人,是曾經擔任殖民地台灣民政長官的後藤新平。

另一方面,當時的報紙和雜誌上,則出現許多檢討和反省災害的文章。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了日本婦女身上的和服,鼓吹用洋裝取代和服,以避免同樣的災難再次發生。

這個時候的日本,從1868年的明治維新開始算起,採用西方政治制度,已經超過半個世紀。可是就日常生活而言,一般人並沒有那麼快就完全採納西洋文化。

根據一份1925年在東京銀座街頭的調查,男性穿西裝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六十七,而女性更少,只有百分之一。八年之後的調查,數字則增加到百分之十八。換言之,很多人還是寧可選擇傳統的服裝。

不過也是從1920年代前後開始,日本不僅是在政治和社會制度上像西方看齊,日常生活也逐漸的西化。當時在東京街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咖啡廳;除了咖啡外,人們也開始懂得享用洋風料理。當時最風行的食物,包括了咖哩飯,可樂餅,和豬排飯;最流行的飲料,則是1919年剛剛誕生的可爾必斯。

我們熟悉的百貨公司,如高島屋,三越公司,也是在此時開始成形。高島屋更在1926年在大阪推出了十元商店,也就是今天百元商店的前身。

從那時候開始,日本開始進入了一個大眾消費的時代。

日本三越百貨
這些變化可以追溯到1914年。那一年,在歐洲爆發了所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延續了整整四年。大戰讓歐洲的對外貿易,包括原料和加工產品的出口,都遭受到嚴重的衝擊。但對於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這卻是一個絕妙契機。

大戰期間的日本,迎接了前所未有的好景氣,特別是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因為戰爭物資需求,突飛猛進地成長。許多企業家抓住了這個機會,讓自己一躍成為新的富豪。人們說,只要做對的投資,就彷彿點石成金,身價可以一夕之間翻轉數倍。

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逐漸改變社會的結構。許多原本待在家裡的女性,在此時開始走出家門,投入就業市場。她們擔任教師、百貨公司電源、車掌小姐、接線生或是護士。其他人則進入紡織工廠,成為女工。按照當時的規定,一天是兩班制,每個女工,必須工作十二,甚至是十四個鐘頭。

與社會變遷同時出現的,是思想的變化。當時有群婦女組成團體,發行雜誌,主張要促進女性的覺醒,並培養未來女性天才。她們更要女性重視自己的慾望,批判傳統賢妻良母的思想。她們毫不畏懼碰觸敏感的議題,因此自己的刊物上挑起了關於墮胎、娼妓和貞操,等各種問題的論戰。

除了女性之外,也有知識分子開始為勞工的權益發言,引進歐洲來的社會主義,甚至成立了共產黨。同一時間,勞工也開始學習組織工會,對抗當時是勢力越來越龐大的財閥。當時有位作家小林多喜二,寫了一本名為「蟹工船」的小說,其中深刻的描寫了漁業工人被老闆剝削的慘狀,引起了廣泛的回響。但小林本人,卻以「影響公司聲譽」為由,被他所屬的銀行給開除了。

小林多喜二
同一時間,還有一些人開始高唱所謂的民本主義。他們強調政府該以人民的福利為依歸,強調主權在民的觀念。不過,如果主權在民,那麼天皇的地位又何在呢?有位東京帝國大學的教授就主張:天皇只是政府機關的一個部分,並不擁有絕對的權力。天皇需要內閣的輔佐,但內閣並不是只是對天皇負責,而是要對代表民意的國會負責。

除了國內的社會和政治外,也有知識分子開始放眼世界,或者更精確地說,開始放眼東亞世界。他們提倡所謂的「亞洲主義」。這觀念並不是全新的──早從十九世紀開始,就有一群日本知識分子,開始強調以中國和日本等東洋文化的優越性。他們認為,西方不過在物質文明上暫時領先,東洋精神傳統仍是無可取代。

1924年11月28日,當時擔任中國國民黨總理的孫中山,更在日本的神戶發表名為「大亞細亞主義」的演講。他說,西方文明強調的是霸道,東洋文化的核心則是王道。他更強調,幾年前日本打敗俄羅斯,證明東洋文明就要覺醒。

只是,這種種百花齊放的思想,到了1930年代卻開始遭到政府的壓制,而開始逆轉。許多共產黨員被逮捕入獄,作品也被查禁。主張天皇機關說的學者,則被指為是叛徒,甚至遭到暴力攻擊。這是軍國主義抬頭的年代,就連像亞洲主義這樣的思想,也不幸成為日本對外侵犯的正當化藉口。

這就是我們下一次的主題,戰爭

2013-09-20

不能結婚的男人和女人

23:31 Posted by Unknown , , , 15 comments
1932年的冬天,久本米一在返家的路上,認識了一位在咖啡廳工作的年輕女孩。

久本米一出身日本香川縣鷺田村,那年他33歲,因為從事貿易而到外地工作。當時與他同行的,還有同父異母的兄弟山本雪太郎。女孩則名叫石原政枝。19歲的她,和久本米一兄弟二人似乎頗投緣。

當天三人一同搭船,前往位於香川縣的坂出港。下船之後,又結伴一起用晚餐。晚餐氣氛或許不錯,我們不知道他們席間都聊了些什麼,只知道,就在這頓晚餐中,久本向石原求婚了。

這聽起來實在是個衝動的行為,但石原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似乎並不以為意。她只對久本說,自己還欠咖啡廳老闆37元,不能不償還。久本聽了,答應會幫石原解決這個問題。之後,兩人便寄居在朋友家中,宛如夫妻般一同生活。

但這樣的日子沒有延續太久。有一天,警察突然出現在他們家門前,逮捕了久本和山本兩兄弟。原來,石原的父親知道了同居之事,因此向警察告發他們。

警察進一步發現,久本與山本和一般的日本平民不同。他們是「部落民」。

這下麻煩了。

後來怎麼了之首富與工程師

22:04 Posted by Unknown 1 comment
還記得那個爆肝的鴻海工程師嗎?(註1)

後來記者找到了他本人。他說,他聽了郭董的話之後,翻然悔悟,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因此決定擔起重責,賭上家當,自行創業。

想不到,雖然他24小時都在思考如何創造利潤,但事業還是一敗塗地,不僅肝爆了,連孩子的奶粉錢都沒了。

工程師很生氣,跑到了鴻海的股東會去。他攔住了郭董,問他:「為什麼我照你所說的去做,爆肝的還是我,首富卻還是你?」

郭董看著他,露出了一種「怎麼又是你阿」的表情,緩緩地說:

2013-09-17

傷心歷史學

10:40 Posted by Unknown 5 comments
這學期旁聽一門近代韓國史。是七八人的小班討論課。讀的第一本書是Hilary Conroy的The Japanese seizure of Korea, 1868-1910。

這本書有點繁瑣,但主要的論點很刺激,因為Conroy是所謂的「修正派」歷史學者。

這什麼意思?讓我解釋一下。

2013-09-14

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 (6)殖民地

16:51 Posted by Unknown , 1 comment


1895年10月8號的凌晨,天還沒亮的時候,在韓國首都漢城的景福宮內,傳出了一陣槍響,一群不知從何而來的人,闖進了王宮。王宮之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有人大喊著:王妃快逃。天亮之後,人們發現在宮內發現了三具屍體。其中一人,被認出來是當時國王高宗的妻子,閔妃。而其他兩人,則是她的侍女。趕來處理的日本代表見狀,要求將閔妃的遺體運到景福宮東側的庭院,放一把火燒了。

可是誰是殺害朝鮮王妃的兇手?這個震撼國際的消息傳出後,各方壓力都指向了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因此以謀殺之名,起訴了四十八名嫌疑犯,交付廣島地方法院。隔一年,廣島地方法院做出了裁決,四十八人,因證據不足,全部無罪釋放。至於兇手的身分,成為歷史懸案,至今仍無定論。

但暗殺事件,不過是韓國一連串悲劇開始。

被日本暗殺的閔妃
暗殺事件發生前七個月,日本剛剛結束與清朝的戰爭。雙方簽訂馬關條約,清朝因為戰敗,只好割讓臺灣與澎湖等地。這是日本帝國勢力往南方的擴張。

閔妃一死,日本向西擴張的可能性也大大的提高。在韓國國內,閔妃是主張聯合清朝,抵禦日本的一方。少了她,對日本而言,等於少了一個重要的阻礙。

但日本要將韓國變為殖民地的計畫,並沒有立刻成功。暗殺事件過後兩年,韓國國王高宗試圖振作,他把朝鮮改名為大韓帝國,自己則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和清朝皇帝平起平坐。

清朝在中日戰爭中,被證明軍事力量不如日本,高宗遂轉向俄羅斯尋求協助,以抵禦日本的步步進逼。

但沒想到,1904年,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爆發了戰爭,結果俄國竟然戰敗。韓國的靠山又一次垮台。

日本趁著這個機會,要求韓國簽下了一份協議書。協議書裡同意讓日本在韓國首都設立統監府,並接管外交權,讓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

消息一出,震動韓國全國上下。代表簽約的大臣,被視為賣國賊。皇城新聞社的社長,則在報紙發表「是日也,放聲大哭」的文章,痛批日本破壞東亞和平。更有許多人投入愛國自強運動,希望能挽救國家的命運。

但事情彷彿還不夠壞。1910年8月,日本與韓國了又簽下一份條約。根據這份條約,韓國皇帝將一切統治權完全且永久地讓與日本皇帝。韓國改稱朝鮮,正式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消息傳到東京,許多日本人走上街頭,敲鑼打鼓,高呼萬歲,甚至有樂隊遊行慶祝。

但一位在琉球任教的作家,聽到了這個消息,則在日記中寫著:「心中百感交集,筆墨難以形容。……人們說,琉球是長男,台灣是次男,朝鮮是三男。嗚呼,比起其他地方的居民,琉球人民會被輕視,並非無故啊。」

韓國併合條約
日本強行併吞韓國,當然要激起強烈反彈。韓國的抗日和獨立運動,從一開始就沒有斷過。1919年的3月1日,韓國民眾趁著為皇帝高宗舉辦喪禮的機會,發起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以學生為首的群眾,聚集在公園內,發表獨立宣言。運動迅速地爆發開來,全韓國境內據說有超過五十萬人參與。

日本政府當然不會放任獨立運動的蔓延。他們立即展開了鎮壓活動,逮捕了將近五萬人,其中有七千多人因此運動而喪命。

日本政府對韓國殖民地的態度,比對待台灣更加嚴酷。全日本的憲兵,因此有八成被部屬在韓國。韓國總督一職,也全部都由軍人出任,不像台灣還有文官總督。而韓國總督府的權力,更是不受國內的監督,有著異常巨大的權力。

日韓兩方的糾葛,後來也延燒到日本國內。1923年,日本關東地區發生大地震,事後各方謠言不斷,甚至傳說富士山即將爆發。而關於韓國人的流言,也在社會中開始擴散。有人說他們在井水裡頭下毒,也有人說他們在各地引爆炸彈。

因為這些傳言,日本境內的韓國人遭到追殺。根據日本官方統計,有兩百多人遭到殺害;但根據日本民間的調查,數字則遠遠超過於此;二次大戰後的韓國政府,更號稱有數十萬受害者。

但從1920年代後期開始,日韓的關係走向了緩和。這一方面是因為日本國內政治風氣的變化,一方面也是因為殖民政府開始認識到,除了強壓之外,也必須配合懷柔的手段,以避免同樣的動亂繼續發生。

對日本帝國而言,開拓殖民地著眼的是經濟利益。當時的幾個殖民地,包括台灣、朝鮮、關東,都被賦予了不同的責任,要為殖民母國提供原料物資。

為了有效地獲取經濟資源,日本也為此在殖民地加強了基礎建設,並且推動初級的工業化。後來也在台灣和朝鮮進行米穀的增產計畫,透過技術改良,讓兩地農民的生產力大幅提高。

隨著經濟發展,殖民地也開始出現了資本家和勞工之間的分化。日本因此藉著這個機會,透過利誘的方式,開始和商人們合作。透過這些有錢人和其他菁英,來壓制反對的聲音,說服同胞服從殖民統治。

同時,殖民政府也開始推動日本式的教育,強調日本精神,希望提高韓國人對日本的認同感。他們在歷史教科書裡,強調朝鮮王朝末期內部的鬥爭與混亂,將自己描繪成拯救韓國人民的形象。他們也發表「朝鮮的改革與進步年度報告」,對外強調日本統治的正當性。

朝鮮總督府
從物質文明的角度來看,殖民地彷彿一直在「進步」。但殖民統治在精神上所帶來的挫傷,卻是難以估量。殖民地的人民從來就不能獲得平等的地位和權利,是永遠的次等公民。

對韓國的知識份子而言,精神與物質之間的矛盾,還有如何面對日本代表的現代文明,早在國家被併吞之前,就一直困擾著他們。

但就在同一時間,日本國內的知識份子,也開始出現了同樣的困擾。這個以富國強兵為目標,從西方來的現代文明,究竟意味著什麼?它到底是好是壞?亞洲的知識菁英,又該如何定位自己在世界上的位子?是否只能跟著所謂的西方新進國家走?

這種種疑惑,都可以從一個最貼身的問題開始說起,也就是我們下一次的主題:西裝


2013-09-12

時代是倉促的

08:28 Posted by Unknown No comments


「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

這話是張愛玲說的,不是我說的。

前幾天Joseph Nye在校內給了一個演講,關於美國對中國與日本的政策。Joseph Nye是誰?他是前甘迺迪學院的院長,這個學院專門訓練各國政要,校友包括墨西哥總統、蒙古總統、賴比瑞亞總統、哥斯大黎加總統、加拿大總理、新加坡總理、坦尚尼亞總理,還有許多外交官、國會議員,凡此種種。說這些只是要表示Joseph Nye是個講話有份量的人。

總之討論時間,我問:台灣跟北韓會在未來的這個三角關係扮演什麼角色呢?當然,北韓只是夾帶的,讓這問題聽起來比較複雜。

2013-09-09

水門案:竊聽敵人的總統

07:32 Posted by Unknown No comments
水門案,水門案。這幾天大家都在說水門案,不過,到底是什麼是水門案?它又為什麼會尼克森成為第一位在任內黯然辭職的美國總統?

一切都要從一份「敵人名單」開始說起。

尼克森的敵人名單

「這份備忘錄是關於……說的直接一點,關於我們如何能利用現有的國家機器來整肅我們政治上的敵人。」

1971年8月16日,白宮的法律顧問John Dean送了一份機密文件給另一位幕僚John Ehrlichman。文件中,John Dean為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擬定了打擊政壇對手的計畫。他說,第一步得決定要給哪些人一點顏色看看。這份名單不能太長,不要超過十人,因為這行動要保持絕對低調。

當時的尼克森擔任總統兩年多,執政滿意度仍在五成上下,還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一個月前,他才剛剛宣布出訪中國的計畫。這個消息,讓全世界都感到意外。當時的中美兩國因為意識型態的緣故,在表面上仍是互不來往,但尼克森領導的政府,積極地想與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交好。1972年的2月,尼克森成為史上第一位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美國總統。這成為他在外交事務上的重大建樹。

2013-09-07

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 (5)鐵路

20:26 Posted by Unknown , No comments


日本的第一條鐵路,於1872年10月14日正式開通。通車典禮當天,明治天皇親自到場,搭上了第一班火車。這輛車,從東京的新橋出發,一路開往橫濱。

現場擠滿了觀眾,大家既興奮又緊張。親眼見過火車運行的人,當時還非常少,了解它這個巨大機械工具如何運作的,就更少了。

當蒸汽火車抵達終點的時候,有觀眾覺得它不停流汗,一定熱壞了,連忙它身上倒水。其他人,則爭相搶奪天皇碰過的椅子,他踩過的地毯也因此被撕成一片一片。

火車和天皇一樣,是明治時代最重要的象徵。它讓日本的產業與經濟,進入一了新的階段,也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概念。

當日本剛開始決定建設鐵路的時候,很多人都抱持著反對的態度。他們說,日文中「鉄路」的「鉄」,是一個金字旁加上一個失去的失,換句話說,鐵路建設只不過是浪費錢而已。

的確,當時日本的水運非常發達,所以一開始,鐵路對於日本的經濟發展,很難說有特別顯著的影響。但隨著鐵路路線的擴張,陸運漸漸地取代了船運。在工業化中關鍵地位的煤礦,以及其他原料和產品的運送,也都非常倚重鐵路。

鐵路路線的選擇,也決定了區域發展的格局。當時有些居民,反對鐵路通過自己居住的城鎮。他們認為,鐵路會迅速地帶走遊客,沒有人願意留下來。但他們沒想到,一旦鐵路不經過這些城鎮,願意造訪的遊客就更少了。

到1908年,日本南端的鹿兒島,和北端的札幌、旭川,都已經可以見到火車的軌跡。只是,起初一般人對於搭乘火車,還感覺有些疑慮。這不僅在日本如此,就連在當時的歐洲,也很多人相信:火車速度太快了,已經接近人體極限,只要再快一點,乘客的身體就會爆炸。

明治時代的鐵道圖
但日本人對火車接受的速度很快。沒過多久,鐵路旅行就成為了新的時尚。新型的旅館開始出現鐵路沿線上,國營和民營的鐵路公司,也都開始爭相廣告,爭取顧客。

鐵路旅行雖然很快地流行起來,但是搭乘火車的禮儀,卻還需要時間學習。當時火車車廂之內的景象,和今天大不相同,有人會公然換衣服,有人喂乳,有老人刷假牙,還有些人會把行李放在隔壁座位之上,讓其他乘客不能不站立。這樣的行為,引來當時日本報紙的批評。

但更需要學習的,是守時的觀念。火車不等人,只要遲到一分鐘,乘客就只能望車興嘆。雖說開始,日本的鐵路也是經常誤點,但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國營鐵路公司已經開始強調營運的精準,甚至到了分鐘必較的地步。從此,鐵路不僅帶來一種新的時間意識,也賦予了日本人一種全新的生活紀律。

對日本人而言,鐵路是近代化的象徵。一直到今天,像新幹線這樣的建設,仍是全國的驕傲。從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到中國的鄧小平,每個造訪日本的外國要人,都會被邀請搭乘新幹線。鐵路的歷史,就是一頁光榮的歷史。

可是,對於鄰近的韓國而言,鐵路卻有著完全相反的意義──它代表的是血淚和傷痕。從1902年開始,日本就強行在韓國國內舖設鐵路。這條鐵路,從今天的首爾,一直連通到當時的滿州(今天中國的東北)。這條路線成為日本運送軍事物資的要要道,在韓國人眼中,鐵道的擴張,因此就是日本勢力的擴張。

果然在這條路線完成後沒有幾年,韓國就被日本併吞了。

這也是我們下一次的主題,殖民地